准确看待上市公司的分红派息和除权除息对投资者投资有一定的帮助。以下对上市公司的分红派息及除权除息做一大概描述。
一、分红派息
投资者购买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就有享受公司分红的权利,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分红有两种形式: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现金分红也叫派息)和股票股利(送红股)。上市公司可根据情况选择其中一种形式进行分红,也可以多种形式组合使用。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利润分配属于公司自主决策事项,只有股东大会才有权决定是否分红。
现金分红,也就是所谓的“真分”。比如每1股可分得1元(此种操作在现实中通常被表述为每10股派发10元现金红利,或简称为10派10),分完后,每位股东的账户上就多了10元现金。
送红股,就是所谓的“假分”。比如将100元折合成100股股票送给股东,每1股可得到1股红股(此种操作在现实中通常被表述为每10股送10股红股,或简称为10送10),每位股东会发现,账户上的股票变成了20股。当然此时此上市公司的总股本也相应得到了增加。
由于上市公司的股票每天都在交易,上市公司的股东也就每天都在变化。但上市公司分红必须要以某一天为准,以规定哪些股东可以参加分红,而这一天就是股权登记日。也就是说,在股权登记日这一天收盘后,持有该公司股票的股东就可以参加分红。这个日子到底是哪一天,上市公司会通过“分红派息实施公告”通知大家。
二、除权
除权与上述所讲的送红股有关。除权价有一个公式:除权价=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1+每1股送股票数)。
有投资者问,交易所为什么要除权,不除权会怎么样呢?其实,即使交易所不除权,市场也会自动除权的。送红股和分面包其实是一个道理,你不会因为份数多了而得益,因为每股的含金量在同比例减少,这样市场给出的定价也会同比例降低。而且除权形成的价格,只是作为除权日当天个股开盘的参考价,并不一定是投资者买卖的实际价格,也不会影响投资者的收益。
证券交易所强行除权是不是多此一举呢?其实,强制除权是为了?;ね蹲收呃?。因为市场上的股票很多,哪只股票何时送红股,一般投资者可能不清楚。如果没有强行除权,某投资者不知道送红股的事,以高价买进股票,绝对的冤大头。
三、除息
除息则与现金分红有关。除息价有一个公式:除息价=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每股所分现金额。
至于除息的本质原因,与除权相类似,在现实中,由于上市公司分现金的比例一般都不大,因此,除息后的K线图,不像除权那样,有一个明显的下跌缺口容易识别,往往被投资者所忽略。为了提醒投资者注意,交易所还实施了一项举措:股票除息日当天,交易所会在其证券代码前标上XD,以表示该股除息了;而证券名称前被标上XR,则表示该股除权了;证券代码前标上DR,表示同时除权除息了。
(免责声明:本栏目文章仅为投资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对因使用本栏目文章引发的损失公司不承担责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是资本市场最基本的构成元素。资本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不仅需要越来越多的优秀上市公司,更需要广大投资者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与投资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对上市公司而言,完善公司治理对投资者有积极的影响,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完善公司治理能够提高公司业绩。一般来讲,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离不开完善的治理,业绩能够从一侧面体现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程度。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运用公司治理指标来筛选股票。
二、完善公司治理能够体现财务数据的可靠性。目前,上交所和深交所都将公司治理水平高的股票纳入指数,用以作为衡量公司治理水平的基准,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更专业的指导参考。投资者筛选股票时,不仅仅是关注财务数据,更为重要的是关注财务数据的可靠性,由此避免上市公司运作的道德风险。
三、完善公司治理能够避免虚假信息的披露。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中披露的财务数据是投资者关注公司的关键因素。只有公司治理完善,经过层层关卡,才能够杜绝虚假信息的披露。
对投资者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并参与到上市公司治理:
一、熟悉法律法规,了解公司治理最新动态。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规范性文件,既能了解公司治理的最新动态和规则,也能了解到自己作为股东所拥有的权利,从而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关注信息披露,了解上市公司实际治理情况。通过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投资者可以实际了解上市公司的相关情况。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越高,投资者越能了解到最真实的公司治理效果。对于发现的问题,投资者可以通过正规的渠道向上市公司反映,帮助公司更好地完善公司治理。
三、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有多种,例如: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系统、征集投票权的方式来实现临时提案权、网上年报业绩说明会和深交所互动易平台等,通过这些方式,投资者可以与公司管理层进行直接的沟通交流,从而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帮助上市公司不断成长。
(免责声明:本栏目文章仅为投资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对因使用本栏目文章引发的损失公司不承担责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创业板市场一向以成长性和创新性吸引着广大投资者,投资者对创业板公司的分红也是抱有较高的期望。创业板公司在投资者回报方面有如下几个特点:1、上市公司以现金回报投资者的意识较强;2、现金分红公司范围广,分红水平高;3、分红金额占净利润的比例比较高;4、创业板公司现金分红力度大,无论现金分红公司数量占比还是现金分红水平,创业板在三个板块中都居首位。
投资者投资上市公司股票的目的之一就在于能够参与公司的利润分配。一般而言,利润是公司进行分红的基础,一个公司在生产经营当中产生不了利润,那一切都是空谈。所以说只有持续创造利润的企业才有能力进行长期持续的分红。因此投资者在关注上市公司的分红情况的同时还需要关注上市公司的分红是否具有持续性。一个上市公司如果能够承诺并持续、长期兑现较高的现金分红,说明该公司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桓鼋嵌瓤?,也说明该公司比较注重对投资者的回报,具有一定的长期投资价值。
当然,投资者对于创业板公司的分红和成长性之间的关系需要辩证的看待。任何企业都要遵循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生命周期规律。当一家公司处于成长周期的前两个阶段时,投资的需求很大,需要大量现金投入来支持公司的成长,分红率过高可能导致公司发展后劲乏力,对公司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主要定位于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多处于成长期,因此在一定期间内公司可能相对不会实施较高的现金分红来回报投资者。
尽管创业板公司具有较高的成长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创业板公司的投资没有风险或者低风险,创业板公司的高市盈率往往预先透支了公司的高成长性。所以投资者在进行创业板投资时,要保持理性的投资观念,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审慎选择投资类型,警惕投资风险。
(免责声明:本栏目文章仅为投资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对因使用本栏目文章引发的损失公司不承担责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高送转是指较高比例的送股和转股,表面上投资者手中的股票多了,实际上不会给投资者也不会给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变化。送股是上市公司利润分配的一种形式,即利润转增股本,投资者手中的股票虽然多了,但价格除权后,投资者的股票市值并不会发生改变。而转股是指上市公司将公积金(包括盈余公积金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其结果与送股类似,投资者手中股票虽多市值却不变。现实中,公司之所以能够高送转,往往是因为其高溢价发行积累了丰厚的资本公积金,将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实质就是把从广大投资者手中募来的资金,用于扩张股本而已,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会因此发生任何改变。因此,高送转往往并不意味着上市公司高成长需要将利润和公积金转增股本,高送转本身并不会给投资者带来额外的回报。
因此,只有公司拥有良好的现金流量、不断增长的盈利能力、不断增长的市场占有率,才能受到市场的最终认同。能给投资者带来真金白银的公司才是真的好公司,投资者在投资股票的时候不应该仅仅是盲目的追逐高送转题材股,而应该关注上市公司本身的业绩增长、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等涉及公司比较本质的东西。全面分析数据,方不致被鲜亮的同比数据所迷惑,同时也才能冷静看待某些人片面强调上市公司个别有利指标、淡化其他不利指标,不对上市公司做全面分析的现象。
一方面,投资者要理性看待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一家公司的业绩增长是来源于自身的经营水平的提高还是依靠金融投资来实现的,搞清楚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因为经营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业绩增长是具有持续性的,而其他途径则缺乏这种持续性;另一方面,少数上市公司的超常增长,并不意味着同一板块或同一概念的其他公司同样如此增长。经过一段时间,同一批上市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往往会发生分化。此外,面对不同的概念,面对上市公司增长的业绩,投资者看待上市公司数据一定要全面,不仅要看同比数据,更要看环比数据。投资者若不关注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盲目跟风买入,将面临较大的投资风险。
(免责声明:本栏目文章仅为投资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对因使用本栏目文章引发的损失公司不承担责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收益越高。净资产收益率可衡量公司对股东投入资本的利用效率,它弥补了每股税后利润指标的不足。
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及经营管理水平的核心指标。无论在定期报告,还是临时报告中,该指标都时常出现,深刻理解其内涵,了解其功用,是投资者提升分析能力的必由之路。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了解净资产收益率:
一、净资产收益率本质
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是: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如果不考虑股价因素,好公司的标准当然是那些很会赚钱的公司,而净资产收益率就是用来告诉投资者,一家上市公司赚钱的能力怎么样,赚钱效率高不高。
也就是说,上市公司的资产中,除去负债,其余都属于全体股东,这部分资产称为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就如同做生意当中的本金。如果有两家上市公司,A公司一年赚5000万,B公司一年赚1亿,仅从这个数据,无法判断哪家公司经营得更好。因为我们不知道,A、B两家公司赚这些钱时用的本金(净资产)是多少。如果A公司的净资产是5亿,B公司的净资产是20亿,可以肯定地说,A公司的盈利能力要比B公司强很多。因为A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是10%,而B公司仅仅是5%。
二、纵向时间比较
在所有评价上市公司的常用财务指标中,净资产收益率普遍被认为最重要。年报正文开始部分的“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表格中,有连续三年的数据,看起来很方便。这是因为,由于融资、投资进度等原因,只看一两年净资产收益率,有可能无法全面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连续几年净资产收益率最能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暴露无遗。
观察一家上市公司连续几年的净资产收益率表现,有时候会发现:刚刚上市的几年中,上市公司都有不错的净资产收益率表现,但之后,这个指标会出现明显下滑。这是因为,当一家企业随着规模扩大,净资产不断增加,必须开拓新的产品,新的市场,并辅之以新的管理模式,以保证净利润与净资产同步增长。这对于企业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它在考验一个企业领导者对行业发展的预测,对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判断,以及他的管理能力是否可以不断提升。
三、横向利率比较
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多少合适呢?一般来说,上不封顶,越高越好,但下限还是有的——不能低于银行利率。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低于当年的银行同期利率,说明这家公司经营得很一般,赚钱效率低。
上市公司发行新股时,为什么有时新股的发行价格会远远超过本公司每股净资产?最重要原因,就是认购者预期,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可能会远远高于银行利率,于是溢价发行的新股才会被市场接受??梢运?,高于银行利率的净资产收益率是上市公司经营的及格线,偶尔一年低于银行利率,也许还可以原谅,若长年低于银行利率,这家公司上市的意义就要打一个问号。鉴于此,证监会也对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保持特别关注,并且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公开增发新股时,最近三年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得低于6%。
(免责声明:本栏目文章仅为投资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对因使用本栏目文章引发的损失公司不承担责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地址:江西省抚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惠泉路333号 销售热线:0794-8224549 8260571
?2016 博雅生物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6778号